以液态或气态形式存在的资源,包括:
液态:地下水、矿泉水、卤水。
气态:二氧化碳气、硫化氢、氦气、氡气。
二
按产出状态分类
根据矿产的自然赋存形态划分:
1. 固态矿产:绝大多数矿产属于此类,如铁矿石、煤炭、花岗岩。
2. 液态矿产:石油、地下热水、卤水。
3. 气态矿产:天然气、二氧化碳气、氦气。
三
按工业/地质属性分类
结合地质成因与工业用途的混合分类(多见于学术文献):
1. 金属(矿物)矿产:包括所有金属矿石。
2. 非金属(工业)矿产:用于化工、建材等非金属领域。
3.可燃(动力)矿产:煤、石油、天然气等能源类矿产。
四
国际通用分类标准
全球主流的矿产资源分类体系基于地质确定性和经济可行性,主要标准包括:
1
CRIRSCO体系
(国际矿产储量报告委员会)
矿产资源(Mineral Resources):
· 推断资源(Inferred):基于有限数据,可信度最低。
· 指示资源(Indicated):数据较充分,可支持初步经济评估。
· 探明资源(Measured) :高置信度,适合详细开采规划。
矿产储量(Mineral Reserves):
· 概略储量(Probable):基于指示资源,经济可行性中等。
· 证实储量(Proved):基于探明资源,经济可行性最高。
2
JORC标准
(澳大利亚-新西兰联合矿石储量委员会)
与CRIRSCO类似,强调透明度和一致性,广泛应用于资本市场。
3
UNFC框架
(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分类)
三位代码系统,整合地质、经济和技术因素,兼容各国标准。
五
中国分类标准与国际对接
1. 资源分类:推断、控制、探明资源。
2. 储量分类:可信储量、证实储量。
3. 与UNFC对接:2018年发布对接文件,促进标准国际化。
六
其他分类维度
1. 成因分类:岩浆型(如铂族金属)、热液型(如金矿)、沉积型(如煤)。
2. 经济属性:可再生资源(如地热、浅层地下水)与不可再生资源(如石油)。
SUMMER
矿产资源的分类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,用途分类便于应用管理,而国际标准(如CRIRSCO、JORC)则侧重经济与地质确定性。中国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,通过UNFC框架融入全球体系,推动矿业资本与技术流通。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优化资源开发策略,平衡经济需求与可持续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